【记者连线】
光明日报驻布拉格记者 杨艺明
捷克《我们的真相》周刊记者赫列娜·科乔娃去年参加了由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举办的外国记者赴华考察项目。在近四个月的中国之旅中,赫列娜到过海南、四川、陕西、北京等多地,深切感受到中国发展之快。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赫列娜以一句话总结概括了她的中国之行——“从波西米亚到中国,奔赴奇迹之地的知识之旅”。
捷克记者赫列娜·科乔娃(右一)在博鳌亚洲论坛现场。杨艺明供图
海南:一片科技创新的“热土”
此次旅程中,赫列娜和记者团成员一起来到海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她感叹道:“对于热爱旅行和大自然的人来说,海南是梦想成真的地方。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热带雨林,这里的海滩上长满了椰子树,还有各种各样的旅游景点。”
当然,让赫列娜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擅长利用各省市的区位优势来实现发展,海南岛成为欣欣向荣的自由贸易港。“海南岛气候炎热,还是一片创新的热土,与许多其他的中国城市一样,海南也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我们参观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它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自身地理优势,开展种业和深海科学研究。与我参观过的很多科研中心一样,它与高校开展密切合作,配有先进的科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住房、医疗等方面都有保障。对人才的培养与优待、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让这里成为一片生机勃勃、创新创业的热土,有力保障了各项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推动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川:让城市更绿色,让传统变新潮
在赫列娜看来,他们去过的最绿色的城市,当属熊猫之城——四川成都。近些年,成都发展迅猛,并且在绿化和生态保护方面做得很好,宜居宜业。“可见,中国在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仍然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令人钦佩。”
保护自然生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中国的热门话题,显示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能力。赫列娜认为,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保障能源供应非常重要。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新能源发电设施建设,包括水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在中国的帮助下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中国在世界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质量好、价格优,因而在许多国家成为抢手货,它们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为市民们带来了更加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
“中国的发展的确令人难以置信,中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就像一部科幻小说。比如,我非常惊讶于高铁这一交通工具的高舒适度和快捷,它们驰骋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保障不同城市间快速高效的连接,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禁让我思考,中国如此快速的现代化建设是否导致其‘缺失了些许历史感’?”
在参观长江边的李庄镇时,赫列娜的这一思考逐渐有了答案。这个古老的村镇至今仍保存着石板路和旧木屋,村民们热情好客,生动展现了悠久历史街区的真实风貌。她说:“更有趣的是,晚上散步时,我们遇到了很多身着古装的中国年轻人。在北京等很多其他城市,身着汉服或民族服装似乎已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他们让传统历史文化变得新潮流行,非常上镜。可见,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并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国主义情感,而这是欧洲和许多其他地方年轻人所欠缺的。”
“中国在努力保护其‘自然财富’,也在积极守护传统历史文化。”赫列娜说。
西安与长城:中国从历史深处走来
赫列娜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着迷。在这次中国之行中,她欣赏了中国的传统戏剧、民族音乐表演,体验了茶艺和传统民俗。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北京的长城令她颇受震撼,久久难以忘怀。
当在西安看到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兵马俑时,赫列娜深切感受到中国历史之悠久与深厚。她说:“那时的中国已经幅员辽阔、强大而先进,始终通过贸易往来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沿途串联起许许多多的城市。这些城市如今看起来很现代化,但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都可以追溯上千年之久。”
赫列娜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体验,与中国最具标志性的文化遗产——长城有关。在既定行程之外,赫列娜和5位记者决定在黄花城水长城附近的山上露营。“清晨,随着太阳缓缓升起,蜿蜒曲折的长城从湖水中渐渐浮现。它像一条金丝带,向多个方向肆意延展,环绕着周围的山脉;又像一条巨龙,千百年来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她说,“我不禁感叹建造长城的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强大而先进,致力于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在当前世界局部动荡的困难时期,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合作共赢的姿态向世界开放怀抱,努力拆除人们观念中的‘围墙’,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这非常难得。”
正如上篇所说,在赫列娜近四个月的中国之行中,赴北京报道两会成为她的第一项工作。今年3月,赫列娜再次到北京参加两会报道,“我感到十分亲切,这里俨然成为我的第二故乡”。除了北京,她还和其他外国记者赴广西考察,在柳州观摩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品尝了她喜爱的螺蛳粉。赫列娜表示:“我在中国看到并经历的这些,相信只是冰山一角。我很高兴能够通过记者这份工作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也很荣幸可以参与报道中国,向欧洲读者展示一个在许多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国家的真实面貌——中国与我们相关,并值得我们尊重。中国已经在我心中赢得了牢固的地位,未来还将继续令我着迷。”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17日 12版)
【责任编辑:殷晓霞】